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影私荟  > 正文

影私荟舒林培高清我校校长李映方在培华建校九十周年办学成果汇报大会上的讲话

日期:2025-06-21 04:07:26点击:48

  经过培华几代人的努力,学校现有高新、长安、郭杜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0.4万平方米。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近22000人。教职员工130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学校设有10个二级教学单位,3家附属医院,本、专科专业60余个。学校紧密围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经、管、医等应用型学科,形成了经、法、教、文、理、工、医、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育人原则,牢牢抓住改革发展机遇,在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进行了不懈探索,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具有培华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办学声誉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13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4年10月,学校顺利通过陕西省巡视诊断评估;2015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陕西省教育厅转型发展阶段性检查;2017年获教育部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确立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三、育人模式突出复合能力培养。一是以应用型课程改革为抓手,按照“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教学过程系统化和真实项目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八大能力”(国际视野与交流、身心素质健康、技术应用与创新、表达与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与品德、专业知识与职业素养、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二是着力构建了“基础+专业”的平台化架构、“专业主干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养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三是围绕社会对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整合实训内容,建立相应的基础实验(实践)技术系列、专业实验(实践)技术系列和模块实验(实践)技术系列等内容,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比重,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培养。

  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成立盘古创新创业学院,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的“教学—实训—竞赛—孵化”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二是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示范基地。培育建设了2个“陕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营”,每年培训500人次以上。 三是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设立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专项课题,评选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示范课。四是注重创新创业成果的培育孵化。学校创新创业工作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奖”、“陕西省创新创业示范学院”。

  五、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积极推进。学校制定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建设及管理办法》,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必由之路和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采取各种措施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探索产教融合与区域产业发展共赢模式。近年来,学校先后与中煤遥感航测集团、盘古智库等10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417家校企合作实习基地。

  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修订完善高层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和博士学历提升进修管理办法等;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针对不同专业、不同人才特点,实行引进人才“绿色通道”。二是为人才和团队搭建工作平台。先后建立了10个“产学研”研究中心、5个省级 “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人文(自然)学科基地;三是注重教师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与公办高校对口帮扶等对教师进行培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学位。四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积极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兼课,定期安排教师企业轮岗。

  七、女性特色教育持续弘扬践行。学校建立了女子学院,先后与陕西省妇联、陕西省妇儿工委办公室合作创建陕西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培训基地,形成了与各学科专业平行实施专业教育+“女性素质教育+职业”的模式。学校和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签订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联合进行师资培养、巾帼志愿公益服务、对外交流合作、女性创新创业培训等合作。

  八、红色文化育人助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学校继承“职教星火”传统,积极打造红色基因,形成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将爱国情怀、使命担当、教书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了教师、学生校园行为规范等,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学校发起成立的陕西省红色文化研究院和陕西三秦儿女红色宣讲团开展了系列红色文化研究和宣讲活动,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一面旗帜。

  九、积极探索现代民办大学治理体制与管理机制。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党政交叉任职,确立了党组织作为学校各方利益协调者的角色;党委主要领导进入理事会,参与决策;党委成员进入校务会,参与行政管理;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了党委和校务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党委参与学校重大工作的研究讨论。深化行政机构改革,实行了职能部门大部制,进一步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构建与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相适应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2018年6月,我校党委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授予五星级党组织;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陕西高等学校先进校级党委。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西安培华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工委(厅)总体部署,加快自身建设,以“应用型转型”为主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开创我校建设一流民办大学的新局面。我们将在2028年培华学院建校一百周年时,一批专业将进入国内一流行列,成为全国一流的民办高校。到2050年,部分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成为全国民办高校的领跑者,综合实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一是在高起点上谋划学校转型发展。按照 “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全面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进一步掌握经济社会未来发展趋势,瞄准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以开放思维和开阔视野,从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办学模式等方面找准立足点,精准发力,积极推经=进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与生产实践紧密对接。

  二是在改革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成都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心地位,把学习综合知识、提升技能与培养职业精神融合起来,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着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是在转型发展中加大创新创业的力度。充分挖掘学校人力和技术资源,促进人才优势、重点完善创业人才培养和流动机制,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双创支撑服务体系,大胆尝试构建适合创业创新的管理体系,激发教职工创造力,拓展创业创新渠道,形成良性互动、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

版权声明‌:本站严格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仅分享已标注来源的公开事实信息,不复制原创内容。若权利人认为内容侵权,请于30日内联系,我们将立即核实并删除。网站邮箱;yuzhibolangzi@gmail.com 通知邮箱谢谢!

图文推荐

最近更新

猜你喜欢

点击排行